2009年6月1日星期一

維基初體驗

  我跟很多維基使用者一樣,在2005年因著維基百科在香港興起時,先以匿名IP參與編寫工作,然後再開帳戶,繼而新增條目。由於當時維基百科實屬方興未艾,而大多數使用者對寫百科全書也只是一知半解。

  由最初發現維基只看不寫,再懂得按「編輯」,然後再「創建新條目」,每一步都是要經過探索才懂得去操作。即使網上已有「使用手冊」教人用維基,但當時仍是新手的我,會懂得去看嗎?要學會寫「百科」唯一的方法,就是在前人所寫的內容中「偷師」。

  到了後來,當有人頒發「見習編輯」這「維基榮譽」時,我便察覺到原來Wiki有這樣的「榮譽」及「獎勵」名目的,我為要達致取得「榮譽」的要求(當時開條目的要求不如現在嚴格,便想到以公共屋村和電視劇集,以「流水作業」方法來開條目。描寫「公共屋村」的條目,便填上每座樓宇的名稱及對外交通路線,而「電視劇集」的條目,則填上演員表、收視和外部連結作罷。

  以「流水作業」的方法來開條目(即在短時期內開設大量條目以爭取「維基榮譽」),最初的確是可以收到預期效果。不過,後來這方法被其他人仿效時,便經常被投訴條目被「列表化」(例如「電視劇集」沒有劇情,「公共屋村」條目沒有發展歷史等),這是我最初意料不及的。雖然現時的我,已掌握相當渠道去接觸到相關資訊,但要寫到網上百科上,其實也有相當的困難。(詳情將來再述)

  回望過去與現在,其實我覺得兩個時期的規範,其實是「各有各好」。以前由於條目少,故首要的任務是增加條目,(例如2006年前市政局議員林澤飄遇劫,當我知道消息後,三兩句也可開新條目)但現在條目多了,寫手也多了,規範也增加了,便看重了條目的質素。故此,我現在也不能以流水作業方法來開條目,否則便容易被他人提出刪除條目了。

沒有留言:

發佈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