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09年7月24日星期五

列表式模版

  大家有沒有發覺,在一些「百科條目」的下方會有一個表,用Mouse按下這些文字,畫面便會跳到另一個「條目」上。我們會稱這些文字為「超連結」,而圍著這些超連結的框子,就是我們日常所稱呼的「模版」。

  不過,即使是「模版」,其實也可分成資訊性模版,和列表式模版兩類。列表式模版就是像一些「條目分類」,以一個表把相類似範疇下的條目連結顯示出來,情況便好像百科全書中的條目般,不過由於模版的字體較「條目分類」頁面的小,故能在同一個版面中顯示出來。

  可是列表式模版也有一個潛在問題,就是倘若「模版」內所需的連結條目多起來時,便會使下載「模版」的時間被拖長,同時也會使「模版」的面積過大而不便閱讀。

  有人說,一個「列表式模版」不應有超過50個超連結,但好像香港的鐵路車站和巴士路線的數目也超個50,有時也難以用一些準則來再歸納成幾個小分類,我們還有什麼方法來處理有關問題?下回再談。

2009年7月11日星期六

每週翻譯

元維基的其中一個作用是協調各個維基計劃的項目,例如維基新聞有維基新聞原創報導翻譯網路(WORTNET),不過這個項目可能要交給Railhk要說。我要說的是每週翻譯,每個星期會有新的條目翻譯。

首先各位可以在從候選頁面中投下你的支持/反對票選擇下星期或以後的條目,條目將會根據以下條件來進行:支持率為2/3或以上,支持反對票差、提名時間先後作優先次序,一般來說,語言較多條目是不會獲支持,甚至以反對票逐出候選。所以不要在此拿基本條目作翻譯。換句說話,是想一些較有重要性條目在較多語言而已,往往一般不被普通人留意。

在早期,由於較多人參與活動,由此語言數較多,不過隨著時間的過去,已經較少維基人注意到該面頁,不過大概仍有10多種語言的版本進行每週翻譯。第一次翻譯是一個非洲君主名為岡尼何俊(位於現代的貝寧),基本上歷史、人物傳記、地理較容易得到支持,反而體育、娛樂、語言、文化條目較難得到支持。當然這個活動可能造成一些問題,我就用伊達政宗支倉常長做比較,家臣的條目還要比主君為多,以伊達政宗的語言數目來看,是很難得到支持,獲每週翻譯已經是不可能的事。

大部份條目均有英語版連結,現在如果一條條目沒有英語版條目是很難獲得支持,對上一次已經是2008年的獅威。當時我是想為什麼聲稱「世界五大暢銷啤酒」只有葡萄牙語版有條目,於是就被創建起來,現時已經有相當語言版本條目出現。

現時它的問題是條目排除太多,等三年都未必可能成為被翻譯對象條目。不過亦是對條目一個考慮,一個好的條目是可以接受其他維基人的考慮,相反地就會被踢出局,現在有一些條目仍然積壓,恐怕十年後仍然存在於投票之上。

如果你想拿條目候選,建議以三個目標、短條目、容易翻譯及引發寫其他條目的可能。其實我有一些條目根本是不理想的翻譯對象,唉。找條目是另一個很辛苦的事,剛剛拿了四條條目作候選,分別是本能寺之變丹麥王國醉拳惡水,看看哪些條目可以順利當選。

2009年7月2日星期四

難產的「條目專題」計劃

  曾幾何時,我曾以為香港維基社群是一個可包容不同意見,能達致和而不同的地方。又因為維基百科的版面可容空間較其他媒介為大,可以更深入地闖述一些大家想知道的事。不過,如果一個社群被不適當的害群之馬把持的話,即使大家想法多麼天馬行空,一切構想也是徒然的。

  在2008年,由於有多名維基人能夠在短時間內創建北京運動會過千條相關條目。雖然條目內容有表列化等美中不足之處,但仍算是言之有物。有鑑於過往經驗,有維基人提議仿傚北京奧運的模式,將2009年東亞運動會作為重點工作。

  於是我就根據其他人在「京奧」期間創建條目的方式,研究如何去寫及改良「東亞運」相關條目的內容。後來我甚至更進一步,嘗試列出一個東亞運條目清單。讓大家撰寫東亞運的條目有一明確方向。粗略估計,如果我們能夠寫出清單內的條目,我估最少也可以新增600條條目。要開設600個條目,數量之多,就必須要有足夠的內容支撐。如果有官方所提供的第一手資料,寫起來便易事半功倍。

  但為何大多數維基人也不能得到第一手的資料?就是因為有「不適當的人士」把持維基社群,只當組織是個人的名利場。更甚的是,有人巴結一些外部勢力人士,對促進和諧社會的工作置之不理。在今次的案例中,如果不是這「不適當的人士」做攔路虎,我想「東亞運動會」這專題計劃的資料搜集工作可更容易多了,而條目的質素也可作更有效的提升。不過,以現時這景況,「條目計劃」還能做得好嗎?

  在選舉前夕,希望大家能細心考慮清楚,誰是「不適當的人選」,濫用知名度和權力來謀取個人私利,又不為大眾做實事。這樣的「侯選人」,還值得信任和支持嗎?